中華家風 > 大家風范 > 正文
在中國傳統文化中,家風尤其重要。而最好的家風之一,一定是書香彌漫。一個家庭,當讀書成為家風,自然書卷氣十足。書讀得多了,舉手投足,待人接物,自然就會得體大方,看事情的眼界也會有獨到之處,思想開闊自然順理成章。
古往今來,將讀書作為家風加以弘揚的比比兼是,曾國藩要求子孫后代“半耕半讀,勤儉持家”的優良傳統,讓其后代繁榮興旺、人才輩出。楊絳在《我們仨》中描寫了他們一家三口的日常狀態,錢鐘書、楊絳、女兒錢媛三人各據書房一角,各看各的書,有什么不懂的,錢鐘書就是他們最好的老師。在他們最艱難的時候,平和的心態和對學問的執著幫他們渡過難關。
書可醫愚,可啟智;可廣見聞,可增知識;可與圣賢對話,可通古今大道。家庭應當是打造“書香社會”的最重要環節。人的社會經驗,都是從家庭教育開始的。在家庭中,良好的閱讀習慣的養成,既可以和諧家庭氛圍,同時也能讓父母子女的言語溝通除了日常生活之外,提供更多的共同話題,增添更多的生活樂趣。同時,在閱讀中逐漸形成的良好精神品格,會自然而然地出現在他們的下一代身上。
古語有云:“至樂無如讀書,至要無如教子。”能把人生至樂與至要完美融合的,莫過于讓閱讀走進每個家庭,成為家風建設中重要的一環。當下,我們倡導建設學習型社會、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,而筆者認為,書香充盈的家風,不僅會影響一個人、一個家庭,更能滌風勵德、淳風化俗,在潤物無聲中成為社會精神文明進步的不竭動力。(喬瑋)
推薦
08-05 09:18
07-08 09:22